近日,包括摩根大通、摩根士丹利、花旗及富国银行在内的美国四大行三季度财报陆续“放榜”。
受今年下半年市场不确定性持续影响,华尔街大行也面临腹背受敌之困。报告期内,摩根大通、摩根士丹利、花旗及富国银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均下降。此外,华尔街大行在第三季度业务惨淡,投行业绩不佳。
业绩方面,今年三季度,摩根大通营收超300亿美元继续领跑,而摩根士丹利成为四大行中唯一营收下滑的大行。
具体来看,摩根大通三季度营收录得334.9亿美元,同比增长10%,净利润下降17%至97.4亿美元。摩根士丹利实现129.9亿美元营收,同比下降12%,净利润为26.3亿美元,同比下降29%。花旗银行营收增长6%至185.1亿美元,净利润为34.8亿美元,同比下降25%。富国银行营收录得195.1亿美元,同比增长4%,净利润下降31%至35.3亿美元。
今年以来,华尔街大行投行业务举步维艰。股票、债券和汇率的剧烈波动正在损害投行业务。尽管美元飙升增强了国际并购的吸引力,但由于美国企业更加谨慎,全球并购活动大幅减少,导致来自并购和上市的咨询和承销收入大幅下降。
据金融数据分析公司Dealogic的数据,三季度并购市场交易额腰斩,由去年同期的1.6万亿美元下降54%至7166.2亿美元。
数据显示,摩根大通三季度投行收入下滑43%至17亿美元。摩根士丹利投行业务收入同比锐减55%至12.8亿美元,花旗投行收入更是骤降64%至6.3亿美元。
虽然投行业务失利,但受益于美联储加息、利率大幅走高,净利息收入成为华尔街大行三季报业绩亮点。三季报显示,摩根大通、花旗和富国银行净利息收入均录得两位数增长。其中,更偏重零售和商业银行业务的富国银行因美联储加息收益最为明显,以36%的净利息收入增幅位列榜首。
具体而言,富国银行录得121亿美元净利息收入,同比增长36%;摩根大通净利息收入同比增幅为34%,达到176亿美元,创季度新高;花旗银行净利息收入为126亿美元,同比上升18%。
虽然利率走高以及就业市场有韧性等均为有利因素,但银行业在疫情发生后同样面临不良贷款上升的危险,开始计提准备金,并公告更大幅度的减记,以此应对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的决心以及经济衰退可能带来的影响,而这些也成了拖累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摩根大通于上季作出8.1亿美元坏账拨备,而在去年同期,该行则是释放了21亿美元的坏账拨备。该行CEOJamie Dimon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,如果美国失业率升至5%至6%,该银行可能不得不在未来几季新增信贷损失准备金50亿至60亿美元。
其他三大行一同采取措施,摩根士丹利上季新增坏账拨备3500万美元;花旗为信贷损失拨出3.7亿美元准备金,去年同期则释放坏账拨备10亿美元;富国银行新增坏账拨备7.8亿美元,去年同期释放坏账拨备14亿美元。
股价表现方面,截至10月16日,摩根大通、摩根士丹利、花旗银行及富国银行今年以来分别下跌了30%、23%、28%、10%。
(文章来源:界面新闻)
文章来源:界面新闻